第(2/3)页 鉴于皇后年纪太小,就把向皇后问安免了,改为皇后带领后宫嫔妃去慈宁宫请安。 这事是方贵妃提的,太后默许的。 方贵妃说皇后年纪小,必然贪睡,毕竟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可宫里请安的时间太早——宫里讲究孝道,宫妃向太后请安,必然是太后起了之后,最好是太后还没起,人就在外面等着,这才能彰显孝道。有着这一茬,给皇后请安的时候自然要提前,有时候外面天还没亮,来坤宁宫请安的嫔妃就到了。 鉴于此,才会有方贵妃这么一说。 不过是说话之间的一句闲语,谁知方贵妃又当着太后面说了,太后心疼皇后年纪小,便准了。 开始晚香没当回事,她也以为太后是心疼自己,与其费两茬事,还不如省事一起去慈宁宫,何必在乎一个形式。 后来她才知道此举颇有深意。 皇后的定义是后宫主位,是一国之母,是两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权势地位如何彰显? 是旁人口中的恭维?是所有人的服从?恰恰是从很多很多细枝末节去体现。来坤宁宫向皇后请安,与皇后带领众嫔妃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看似别无不同,可中间的不同太多太多了。 众嫔妃来坤宁宫请安,坤宁宫皇后为主位,代表着六宫对皇后的臣服。去慈宁宫,太后才是主,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宫里也不能有两个说一不二的女人。 所以哪怕明明差着辈分,一个‘无心之言’,一个顺水推舟,再加上一群人坐看好戏,就足以导致她失去了先机。 以至于之后一退再退,又因她多日梦魇患了场病,连‘皇后领六宫主事大权’,都因为一句‘皇后年纪小又患了病,真是可怜见的’,被迫交了出去。 …… 到了慈宁宫外,晚香似乎是第一个来。 从台阶下往殿中看去,里面亮着光,殿外守着的宫人见着晚香来了,蹲身行礼道:“太后她老人家还没起,娘娘等一会儿吧。” 晚香微点了点头,不以为忤。 一般都是等宫妃们到齐后,才会进去向太后请安,先到的自然要等着。 晚香还有点头疼,尤其方才又想了很多事,眉心一跳一跳的疼。她不禁揉了揉额头,抱琴不着痕迹往近靠了靠,她摇了摇头,当下情形抱琴也不好多说别的什么,只能帮晚香把斗篷顺了顺,又去摸了摸手炉,见手炉还是热的,方才安心了些。 又站了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外面终于有动静了,晚香将目光投注向慈宁门,顺着她的目光,所有人都看了过去。 只见浩浩荡荡的一群人走进来,顿时给慈宁宫增添了无数颜色,仿佛一下子便让庄严肃穆的宫廷鲜活了起来。 “见过皇后娘娘。” 到了近前,这一众穿着五彩缤纷的宫妃们才上前蹲身行礼,她们年纪大多比晚香要大,或是半老徐娘,或是风韵犹存,时光似乎格外眷顾宫里的女人,所以明明哪怕芳华不再了,也都难掩曾经的天香国色。 不待晚香叫起,为首的一位嫔妃伸出纤纤玉手,她大约四十多岁的模样,生得是明艳高贵,明明最简单不过的动作,也让她做得格外有美态,当即就有贴身宫人弓着腰上前扶她起来。 紧随其后起来的有数个嫔妃,有人十分果断,有人犹犹豫豫,也有人仿若大梦初醒,见大部分人都起来了便跟着也起来了。 “娘娘来得可真早,倒显得我们这些人贪睡了。”这最前头的便是方贵妃了,她对着晚香笑得格外明艳大方,对自己未叫便起似乎不以为然。 起身时,她状似无意地侧身往后看去,见不少人随着她一同起来了,不禁笑得更是明媚。当然也有几个缩在后面犹犹豫豫的她也看见了,不过这几个不足为惧,她眼中闪过一抹轻蔑。 “娘娘年纪,自然觉少,哪向臣妾等……也是娘娘纯孝,以后臣妾等还是要多向娘娘学学。” 接话的是宜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