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实施这种制度,可以提高机车的利用效率和车站咽喉道的通过能力,所以对于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无疑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这场提升运力的大战中,所有人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集体的智慧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就像货运处,通过运输煤炭得到思维,想到了集装箱,从七十年代开始便发展集装箱和集装化运输,用来提高货运效率。 如此等等的情况,很多很多。 阎解成看完报表,满意的放在桌子上,向着张同来说道:“同来啊,你说如果修建一条从魔都到京城的高速铁路怎么样?” 张同来听到阎解成这话,满脑子就只有一个字,贵。 “领导,那得多少钱啊?” 听见张同来这话,阎解成也是笑了笑。 他清楚目前国家是没有实力支撑这种大工程的建设。 可这个工程,阎解成觉得可以先提出来,报上去慢慢论证嘛。 这种大项目,论证个四五年也是很正常的不是。 然后再筹备个四五年,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前世的京沪高铁也是几经波折,终成大业。 它,记录着建设者的传奇与功绩,承载着华夏人的梦想与骄傲,演绎着新时代的速度与激情,作为华夏高铁发展成就的典型代表,京沪高铁注定要在华夏铁路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这一世,阎解成想让他早一点现世。 如今,东部沿海经济起飞,京沪铁路客货运量猛增,运输能力趋于饱和。 京沪间急需建设一条客运专线,政务院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其实也向阎解成询问过相关问题。 所以阎解成准备将京沪高铁作为,今年向政务院报送的《关于“七五”期间开展高速铁路技术攻关的报告》主要内容。 前世国家决定修建这条铁路就用了18年。 其间,方案比选,波澜起伏。 前期论证,曲折颇多。 勘测设计,精益求精。 万千铁路科技工作者精诚合作,联合攻关,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阎解成准备以京沪高铁为契机,正式将华夏高铁的运营速度推到三百五十公里每小时。 阎解成想着,这段时间要去京津客运专线好好去调研一下,完了起草一份《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作为主要的汇报材料一起送到政务院。 阎解成心里清楚,这种在全世界来说都属于大工程的项目,自然需要时间来推动。 他希望能够在86年以前,完成《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报告》的深化研究。 在87年上面能够批准开展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 至于剩下的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及项目建议书,阎解成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尽快完成。 阎解成想了一下,对着张同来说道:“你去安排一下,下周我去京津客运专线考察调研,大概是一周时间左右。其他的安排都推的就推掉,不行就往后推。” 张同来也不知道领导这突然之间的安排有什么深意,只是马上应下来,去安排了。 阎解成一个人便在办公室写起了汇报材料,大概过了两个小时,这才写好。 检查了一下其中的内容,见没有什么问题,这便拿起电话打了起来。 “甄处长,领导现在有空没?” 阎解成直接将电话打给了老刘办公室,这是普通电话,需要秘书转接,所以对方的秘书甄秘书先接到了。 “阎总工,您好,领导这回刚从政务院开完会回来,我给您将电话转过去?” 阎解成笑着说道:“电话倒是不用了,我一会有些事,需要跟领导汇报一下。” 甄秘书听了这话,赶紧说道:“好的阎总工,您稍等一会,我跟领导汇报一下。” 阎解成等了不到半分钟,电话里便传来了甄秘书的声音。 “阎总工,领导说您这会过来就行。” “好的,那谢谢甄处长了。” 阎解成放下电话,便拿起刚刚写的一个简单汇报材料,放到了公文包里。 这时候,一旁的张同来赶紧接过了他手里的包。 阎解成又将自己的保温杯带上,这才往一号楼走去。 一路上,遇见的工作人员都是纷纷跟他打招呼。 阎解成也是很温和的跟大家点了点头。 在一号楼下遇到了巡查回来的王平,看着对方这刚从车上下来。 阎解成也是有些惊讶,没想到这家伙跑出去两个月,正好今天回来。 王平一下车便看到了阎解成,赶紧走上前笑着说道:“阎总工,没想到我这一回来就见着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