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第(1/3)页

    吴伟明出门,也买了一份报纸。对于想?创业的人来说,信息就是最关?键的资源。

    寻梦投资的招商信息砸钱之后,自?然放在很显眼?的位置。而且招商文章里面自?然也是将苏浔的寻梦投资一顿夸。

    还举例说了目前苏浔投资的品牌老?德庄,开发出的方便面,如今在全世界出名。是一家有实力,眼?光独到的投资公司。

    整篇文章看下来就是,只?要能够得到寻梦投资公司的投资,这项

    目就有做大做强的机会。

    看着非常动心?。

    但是吴伟明却在动心?的一瞬间,犹豫了。

    这些投资公司,投资的自?然是手握技术的人,而他手里的技术,都是曾平生的。

    曾平生是一个只?知道埋头做研究的人,对他这个同为华工后代的人非常信任。所以这些资料都交给他了。

    如果他自?己贷款办厂,自?然可以保证自?己得到利益。

    但是如果找投资公司来投资,对方知道这个情况,必定是直接投资曾平生的。

    他能得到的好处极少,而且说不得还会被人一脚踢开。

    思考之后,吴伟明将这张报纸给折叠又折叠,暂时不打算用上。

    知道苏浔要投资日化,夏舒宁自?然也是积极主动搜寻关?于日化方面的信息,比如国内哪些厂的日化产品卖得好,国内市场如何。国外的哪些品牌比较出众。

    她长期在南方待着,自?然知道有些人会拿着项目找政府拿投资。之前她就是通过蹲守,密切观察许多投资项目。因为那?会儿她刚升职成总监,具备了为公司寻找投资项目的权利,就迫不及待的想?为苏总找到一个适合投资的项目,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不过在激动的心?情褪去之后,夏舒宁也知道自?己不能操之过急。苏总投资,动则百万。这不是小?数目,她不该太飘。因此也很谨慎的并没有随意选择投资项目。准备再?好好历练一下自?己的眼?界再?下手。

    没找到合适的项目,但是这一套工作?流程倒是摸熟了。

    因此也很快打听到了正好有一个日化的项目,在找政府拿贷款。

    夏舒宁顿时觉得自?己机会来了。

    这要是确实证明了这个项目的价值……

    光是想?想?,夏舒宁就心?情激动。她和助理?道,“小?柳,准备一下,我们亲自?上门拜访一下,探探底,再?和苏总汇报。”

    ……

    既然想?引进外面的技术,苏浔自?然给李英伦打电话,让他统计国外的日化厂的相?关?的资料。

    最好是能拿到市场的数据。

    国外已经有专门做市场调查的数据公司了,这类数据用钱就可以买到。李英伦自?然懂这些。

    他可是在投资公司上班的,投资公司最需要的就是数据了。

    而且他还提醒苏浔,“苏总,我们投资公司旗下就有投资日化企业。”

    苏浔道,“我知道,但是我要的是市场信息。”

    “我明白,我马上就去做。”李英伦非常积极表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