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孙叔媳妇将娃娃放到木头做得小床上,又开了柜子给山桃拿糖吃,抿嘴一笑,“是不是婶子的话让你担心了?你是个聪明娃,你娘只是去做活,不妨碍。” 这糖比他们在县里稻香斋买的还要甜,山桃嗦着甜滋滋的味儿,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只怕这高县令不是个什么两袖清风为国为民的好官。 “听当家的说,你父亲在备县试?”孙叔媳妇点到即止又提到另一件事,“是准备进县学还是去投牒自举?” “是在备着,但我爹也好些年没碰书了,三年一试,只想着春种后碰碰运气。”山桃眨巴眨巴眼,“婶子可有指教?” “我一个妇人家,哪懂这些。只是听说高县令在咱们县明年任期就满了,再说你爹爹,既是只碰运气,不如潜心再读三年,也别费考试的银子。” 推拒了孙叔媳妇再三挽留的午饭,山桃嘚嘚地跑回了家,赶着去跟自家爹通消息。 若从县学考县试,和县令没多大关系,若是投牒自举,县令便算半个推举人,中了等于这人就和县令有了半师之谊。 官场就是人情场,哪怕是同乡同门出身行事都能沾上关系,何况半师之谊,就牵扯太深了。 听完山桃的话,山二郎摸了摸下巴,“看来这高县令背后的水很浑啊,不然孙家嫂子也不会这样直接提点。晚三年县试到没什么,只是你爹我又得吃三年软饭了。” 山二郎说得只是俏皮话,翻年不紧着赶考,他也该寻些活计来减轻家中的压力,无论是和山大郎一起种地,还是靠着识文断字的手艺谋份生路,都不会在家坐吃山空。 他和山三郎不同,心智成熟,腹中有书心不虚,识时务和谋前程并不冲突。 “爹你放心,还有我呢,我也能给爹挣书本钱。”山桃自信地拍了拍胸口,且不说这回杜盈秋接下绣活有她的大半功劳,就凭借仙术她也能寻着赚钱的法子。 “好,那爹就吃你们娘俩的软饭。”山二郎闻言哈哈大笑,顺着山桃的话凑趣儿。 父女俩正说笑着,门外三柱探了个头进来,“二叔,四丫,烟熏腊肉弄好了,娘让我叫你们尝尝呢。” 之前山二郎见着金氏准备将分得的野猪肉直接挂着风干,提议用松柏枝橘子皮花生壳等好寻的燃料烟熏制作,挂了好些日子,终于成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