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台纺织机-《乱世巨枭》
第(2/3)页
倒是一直站在旁面的那个工匠,何曾见过这种场景,不由将脑袋狠狠低下。
这还是那个平日里冷着个脸的萧大人吗?听说他下令砍地主乡绅的时候可是连眼都不眨啊。
略显局促的工匠顾不得多想,萧九的声音就缓缓传入耳中。
“你的这东西一天能织多少布?”
那工匠听见声音,急忙地开口回答,“回禀大人,这织布机一天能纺麻线半匹或者棉线三寸,只是这器具倒是和萧大人所说那种不同。”
听着工匠说这机器一天能纺出半匹布,萧九根本就没听后面说了些什么,嘴里一连说出三个好字。
其实这纺织机是不是自己所说地那种样式并不重要,最重要地是能提高工作效率。
按照这工匠的说法,若是使用这种新式的纺织机,纺织效率可以增加整整一倍。
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这纺车太过庞大笨重,制作起来也要消耗不少功夫。
可现在萧九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力资源,至于纺车体型过于庞大,那就干脆建一个大点的纺织厂,反正现在自己是郡守,批多少的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其实在这个封建时代,手工业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并不是因为缺乏了能工巧匠改良机器。
而是现在的社会制度一切都扎根在土地和耕地上,所有人都在为了一口粮食发愁,不可能发展出大规模的工厂。
但现在萧九手中地羊城郡和渔郡同,经过土改之后,下辖地乡镇都划出了单独地田地。
其中除了大部分土地被分给农民之外,还有一部分成为了公田由集体耕种。
这样做有效杜绝了封建地主的盘剥,起码有着无产公会从中调配不会再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眼下时节正好,旱灾过去之后气候也变的适宜耕种,完全可以将那些公共的“官庄”改种棉、麻等经济作物。
而且现在农村的公有体制也不会存在让某些人囤货器具、哄抬粮价的土壤,因为在萧九的地盘只有代表官府的陵水商会可以经商。
除此之外,在萧九不断扩军的过程中,那些原本盘踞在山林之间的山匪、麻匪也都被一一剿灭。
现在压在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没了,农民的生活也在逐渐变好。
依照如今的发展速度,单靠土地已经不足以支撑起萧九在乱世中安身立命,能支撑起萧九野心的就是一个字,钱。
从最初的烧酒,到军弩、大炮,这些划时代的东西给萧九创造了巨额的财富,也让他从最初一个小小的山匪头目到现在的羊城郡守。
萧九和这个时代中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脑海中的思想,若是将这些想法一一变现,无疑会为他提供最强的助力。
在萧九验证过纺织机的功能之后,便开始下令让手下的工匠赶制。
与此同时,在羊城郡郡城的一角偏僻之地,也在兴建一处巨大的工厂厂房。
对于官府贴出的招工告示,羊城郡郡城内的百姓早已见怪不怪,纷纷前往应征,毕竟这种挣钱的机会并不是随时都有。
而在郡守府中,萧九正和自己的大舅哥李诣商谈工厂建造好之后的事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