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东宫的口谕-《贵女楹门》


    第(2/3)页

    蒋大人眯眼不以为意:“那又如何。”他明知故问。

    “虎踞峡渠上游流沙松散容易随波逐流,当初卫大人说的不错,的确不适合截流筑坝,铸基不稳也许下一场雨它就垮了,我上山时途径了泽庄,卸杨河道绕丘流入旻江,在三川交汇地留有一段铸了基的堤坝,”看的出来是一段陈年旧工,“如今条石材料不方便运送上山,倒不如留在山脚将那段堤坝加固重修,卸杨河道淤泥沉淀,两岸有天然堤防且流域多段落差,那本是个适合铸坝之地,为何放弃。”

    若当初工部沿用这个方案,许现在几十村庄的百姓都已高枕无忧。

    蒋哲轻咳了声耸肩:“那是前任知府卫大人留下的遗工罢了。”新官上任需要重新提交给六部过目拨款才能继续征调督建旧案,显然,蒋大人有了新的方案自然不会毫无建树的选择卫大人的做法,否则怎么体现自己的新政和一番劳苦功高。

    若是有所成绩,人们夸赞的也只会是当初的卫大人。

    陆以蘅听出了言下之意忍不住狠狠咬了口下唇唾弃,她就是嫌恶这等官僚风气!

    “蒋知府,今儿个挡得了大水便是你的千秋功绩,挡不了就是你的罪孽深重,只需将山下工地的条石运去旧坝加厚加固,再将卸杨河道分支引流,诸多渠道可在大水过后的退田还民中继续行灌溉之责。”岂不恰好。

    这头头是道的说辞听的劳工们一愣一愣可纷纷忍不住拍手称道。

    顾卿洵眼睛一亮,好个小丫头。

    “开河分流,就凭这几个人?”蒋哲不免发笑,他伸手一个个指点人头数,“几十人想要在洪流前重开河道,你怕是异想天开!”知府大人不客气。

    “蒋大人,虎踞峡下游一共三河,环山绕水仅秦山河段便有五个村庄两个镇甸,上万的百姓可以供您调动,您身为泗水的父母官不会连这点儿威信都没有吧?”陆以蘅双手环胸将问题直接丢还给蒋哲。

    蒋大人被堵了一嘴:“就算就地取民,银子从哪来,你总不能叫人白白出力。”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陆以蘅都想拍手,叫人打白工不是你们的强项嘛,她的神色里充斥着挑衅和嘲弄,“度支每年为了泗水的水患开仓放粮、拨款赈灾,几百万的银子也不知都花到了哪里。”

    “河工、运输、石料、木料,可少不得半寸。”

    “好,我陆以蘅现在就给您出个主意,”那姑娘昂首挺胸、明眸灿亮,“征调卸杨河道旧基附近三个村庄的村民以条石填铺加厚铸基稳固,如今再行开河引流之举的确来不及,秦山河段有多处支流河道,底浅却淤泥堆积数年难排,以绍镇、莱新两甸为中心,疏通支脉,在大水可能冲下峡道迎面击上石门堰前尽可能的分流,所有开河劳工,此次雨季过后退田还民,田地按银两的双倍奉还,若是护堤有功,朝廷兴还能免去他们半年赋税。”

    她振臂一喝,仿佛脑中所想是在这一条路上千回百转才得以这般行云流水脱口而出。

    对峙封疆大吏亦毫不逊色。

    这就是她为何赶上山时是还花了数天兜转在河道与村庄的缘由,那些看起来不经意的问话都成了如今当机立断的决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