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呈现在全国各地观众面前的,是有关这个基金的一些信息。 方向就像主持人说的那样,包括但不限于剧中“李青蔓”和“梁先生”这群人的家属跟后代,对所有因公牺牲的家属和后人,都一视同仁。 与全国各地民政部门对接。 提供资金、物资补助、助学奖金、无息贷款等帮助。 经过“基金会”这边团队的审核跟核验,直接发放到相关人账户。 这个初始资金就有五个亿的基金会,盈利方式为金融理财、影视项目投资等。 很多人都惊讶发现,这部正在热映的电影《潜伏》,竟然就有“地球基金会”的一笔投资! 随着这些“证据”一一展示出来,加上背景音的各种介绍,镜头回到直播间。 主持人看着宋到:“只要你说出来,不仅网上很多抹黑声音会瞬间消失,票房也会增加很多,为什么不说呢?” 宋到露出个有些腼腆的笑容,说道:“首先这件事情,国家已经在做。 我们只是尽点绵薄心意。 最多算锦上添花,没什么可炫耀的。 其次在电影上映期间说这个,也会给人一种,你肯定是冲着票房来的。 那些骂我吃爱国饭的人会更加积极。 不过您今天不说这件事,回头我们也会发公告进行澄清。” 知性大方的主持人顿时笑起来:“真的吗?” 宋到点点头:“总不能任人污蔑吧?之前不说是觉得没必要,也不想给那些得到帮助的人带来心理压力。” 很多人都没想到,宋到居然是以这个角度为出发点,考虑这件事儿。 主持人看向他的眼神充满敬佩。 “可我觉得,这样一部好电影,就应该有更高票房,让更多人看到,听到。知道有这样一群人,曾为我们国家,为每个人今天的幸福生活,默默付出过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宋到:“所以网上有人骂我,我也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件事公布出来,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不是吃亏的性子。” 张导、方泽熙、秦歌和赵雪全都忍不住笑起来。 主持人也笑:“被我们抢先了是吗?” 宋到也笑起来:“不能说抢先,感谢你们帮我澄清这些事。” 主持人感慨地看着宋到:“宋老师你知道吗,你最令人佩服的,不仅是那一身惊人的才华,更是这份默默付出的善举。在您这个年龄能想到这些,在如今这种和平年代,真的难能可贵。” 宋到说道:“跟先辈们比起来,我做这些不算什么,其实在这点上,我觉得国家已经做得很完善了!” 主持人微笑看着宋到,不愧是出道两年就能取得这么大成就的人。 说话做事,都太有章法了! 稳得一批。 光说周局和上面领导喜欢他,这样的人,谁不喜欢啊? 她都想认宋到当个弟弟。 甚至想化身媒婆给他介绍女朋友。 这是一档现场直播的节目。 也没什么台本。 宋到也是真的没想过,他们居然清楚基金会的存在。 当时成立,一共就几个经手人知道。 从来没有外传过。 倒不是说他未雨绸缪,早就想到这一天,而是他真的很感动干爹干妈那群人的付出。 人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没钱的时候做好自己本分就够了,也不用为任何事情感觉到羞耻;有钱之后,也没必要当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财富这东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当时大圣爆赚,一家三口决定拿出五个亿来做这件事。 所求的也不过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就是这么简单。 没那么多乱七八糟想法。 至于网上那些抹黑的,你怎么做,在他们眼中都是错的。 你活着呼吸空气是错的,死了污染环境也是错的。 不能跟傻逼较真。 这档现场直播形式的访谈节目,播出之后直接就爆了! 宋到这个“先天头条圣体”,独一档的最红顶流,上头条简直如同吃饭喝水那么简单。 而这场直播的意义,也绝非“助推票房”那么简单,真正让很多人,从另一个维度,了解了宋到这个人。 #他在默默的做# 这个词条迅速冲上各大平台的头条。 无数被《潜伏》剧情感动的网友,这一次也彻底被宋到这个人给感动到了。 “才华只是他的表象,善良才是底色!” “没有什么好说的,从今以后,只要是跟宋到有关的事情,我都支持!” “你就算跟林菲在一起,我都不怪你了,你配得上,不对,应该是她配得上你!”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五个亿,这种气魄和胸襟有多少人能比?还有就是他的谦逊态度,真的让人很感动。” “哥哥在强调,他做这些,不过是锦上添花,我真的太爱这样的哥哥了!” “他说就算主持人今天不说出这件事儿,回头也会公布,其实我不太信,一直以来,宋到真的非常低调。都说他是顶流,我就问,谁见过像他这种懒得营业,甚至抗拒营业的顶流?以他的性格,我倒是觉得,趁机更加摆烂才是真的!” “我是地球基金会的获益者之一。 我的父亲牺牲了,国家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和照顾,其实已经很好。 但在今年,我上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校领导找到我,说有个名叫地球基金会的组织,听说我考上京大,给我发了五万块钱的奖学金。 我当时人都懵了,这是要做什么? 我家还可以的,我有上学的助学金,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是宋到,宋老师谢谢您! 我一定认真学习,争取也成为梁先生那种报效祖国的大科学家。 【图片】【图片】” 热搜的评论区里,有人竟然晒出拿到地球基金会奖学金的收据! 名字等一些私人信息被打码,但是下面地球基金会的印章,却是那样的鲜明! 这个评论下面的帖子,迅速就有上千条。 然后这当中,至少有十几个晒出收据的! 也就是说,这个成立没多久的基金会,已经在真真正正的做事了! 这下,网上那些原本跳得很欢,说话特别刻薄甚至恶毒的公知与大V们,集体失声。 不嘻嘻了。 别说这场“光速打脸”来自夏视总台,即便是地球影业公布出来的,效果也是一样! 吃爱国饭? 割爱国粉丝韭菜? 有什么不可以的吗? 用得着你们一群傻逼上蹿下跳的逼捐吗? 人家做事情的时候,悄无声息,没有过任何的宣传与推广。 如果不是这次被“群起而攻之”,可能地球影业下面这个基金会,还要过很多年,才会被人慢慢发现。 或许是被拿到无息贷款创业成功的人说出来,或许是被某个拿到奖学金的孩子透露。 但人家自己,终究是没主动去说。 还想咋地? 大量先前有点受影响,这会儿反应过来的网友也对这些人开启了疯狂嘲讽模式。 “怎么说,我现在就想问问,那些信誓旦旦的人,你们怎么说?” “劝人大度,逼人捐款,整天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上说别人,我很想知道,你们呢?你们又为别人,为这个社会做过什么?” “就算做过什么,也不能成为指责别人的底气,你们没这个资格!” “哈哈,真的笑死,被打脸了,难受不?” “没事儿,这个群体有个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根本不要脸!” “都说他们怎么办,能怎么办?当然是选择装死啊!等这件事情热度过去,再悄咪咪出来继续针砭时弊,当他们的大V。” “建议国家好好查查这群人,要么汉奸,要么国贼,说不定还有各种税务问题!” 舆论这东西就是这样。 任何操纵,或者试图操纵舆论的人,总有一天会被其严重反噬。 就像宋到从来不肯经营饭圈儿,他非常害怕也非常反感,利用自身影响力,裹挟着大量粉丝去做任何事情。 即便是好事,也不行! 在这种资讯极度发达,人心极度浮躁的时代,越是轰轰烈烈,越可能最后一地鸡毛。 随着厦视新闻频道这场访谈节目,《潜伏》的影响力再上一个新高度。 而因为“台词”都被网友说完了的著名的、年轻的、富二代影评人老猫叔叔,终于找到一条“新赛道”,发了个视频。 …… 【之前所有人都说《潜伏》是文艺片,也有说是纪录片、传记片的。 它票房大火之后,又有很多人说它是一部有强大内核的“商业爽片”。 最近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那就是,它到底算什么片? 怎么火的? 又为什么火? 想了很多天,终于有点想明白。 它,其实就是一部电影。 就如同不被定义的宋到和菲扬系一样。 没必要非得给它去归类。 大家看电影,故事好看就够了。 管它什么类型,只要好看,就一定有人愿意走进影院支持。 所谓文艺、小众、记录、传记、商业……等等等等的这些属性,都是我们发明的。 是我们根据影片的一些特性,给它做的分类。 但实际上,在电影刚出现的时候,它就是通过画面给我们讲述一个完整的,或是没那么完整的故事。 仅此而已。 《潜伏》这部片子,首先得说,宋老师的剧本写的真好! 故事是真实的故事。 经过他的一些改编和调整,变得更有张力,更有可看性。 比如里面那些幽默的段子和梗。 在不影响剧情深度的情况下,这些所谓的商业元素,使得这样一部故事性极强的电影,观看起来并不觉得枯燥。 然后就是当下的观影人群,素质更高了! 这样说或许会有点得罪人。 好像过去看电影的人都没素质。 其实不是的。 时代在发展,学历普遍提升很高,这会促使认知的提升。 而认知的提升,才会导致审美的提升。 这部电影里面很多很有深度的剧情,宋到通过深入浅出,配合笑料的方式呈现出来。 有极高审美的人,能从中看出思想和深度。 没有也没关系,它的商业元素并不少。 甚至里面还悄咪咪植入了不少广告,不过可能因为剧情太好了,大家都没注意。 哈哈,也不知道对那些老国产品牌来说,是该高兴呢,还是该郁闷。 其实呢,就像“大圣”一样,我发现宋老师非常擅长写这种既有深度又好看的故事。 小朋友可以从里面找到童真;青少年能从中感受到热血和燃;成年人则可以透过表象,去深度思考里面的剧情逻辑,从而看到人性的复杂。 为什么过去很多电影大家不爱看? 别说走进电影院,即使放到视频网站上,会员免费观看,都懒得多看一眼? 正是因为这些电影的导演和编剧,他们在写故事之前,就已经给自己做了分类! 我这是小众电影,是文艺片,审美极高,普通人根本看不懂! 而这些片子,往往真的很难看! 感觉就像是故意的,怎么恶心怎么拍。 非要去挑战大众的审美。 非要给人喂屎。 作为影评人,我通常都是捏着鼻子看。 看到最后,也没看出想要表达什么。 说到底,就是矫情且难看。 这种片子,真的,就别考虑票房了。 自娱自乐就好。】 老猫叔叔的这个迅速全网传递的视频,威力究竟有多大呢? 直接让接下来几天票房,每天再次上浮百分之二十左右! 从三亿左右的票房,提高到三亿六千多万! 所以很多时候,倒也不是说自己的东西真的好到什么地步。 “现象级”的诞生,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到一起,合力催生出来。 这当中,“友商”的助推,同样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没有这群同行“友商”的衬托,就没有老猫叔叔在这条新赛道上的发挥空间。 自然就没有当下这种近乎变态的热度。 宋到记得自己前世的时候,很多票房过三十亿的片子,其实都有这些因素在里面。 观众被喂屎喂得民怨沸腾,沸反盈天。 然后突然间发现了一部很有诚意的作品,顿时就激动得热泪盈眶。 ——总算有人能正视我们的喜好了。 这种不支持,要去支持什么? …… 韩凌最近心情非常好。 《潜伏》这部片子她一共看了三遍。 第一遍看热闹,第二遍根据网上那些各种分析帖子,寻找内涵,第三遍则是在有更高、更多理解的情况下,带入到片中人物,去感悟,去追寻。 意外得到的收获,就是她感觉自己的演技,又有所提升了! 当然不是跟赵雪学的,而是从这故事剧情当中得到了真正的顿悟。 其实作为一个电影人,她并没有多么喜欢看电影。 是那种不想让工作彻底占满自己人生的人。 即便她之前主演那部票房大爆的《妖恋》,也只是在首映礼上看过一次。 但宋老师的电影,她都超喜欢! 《大圣》她看了两遍,要不是实在没时间了,她甚至也会三刷。 最近因为大家都在等宋到“学习”,她也跟着可以偷几天懒。 所谓偷懒,也就是说说。 她每天都会跟宋到一起,跟张导、方泽熙他们探讨倩女幽魂的剧情和每个人物的性格。 一个真正的好演员,为演好剧中人物,往往都会去深挖跟这个人物有关的一切细节。 有些甚至会写上万字的人物小传。 而这,并不是最“用功”的。 影帝/影后这种级别的演员,通常会把整部剧中的所有剧情倒背如流。 所有人物性格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把剧中饰演的人物彻底演活。 电影是一种艺术,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生活可以平淡如水到没有任何滋味。 影视剧不行。 影视剧中的人物必须具有强大张力,才能真正鲜活起来。 在这过程中,韩凌也真正见识到了宋到的勤奋与……恐怖! 前者只是令人敬佩。 不管在哪个圈子,想要出人头地,勤奋只不过是基础中的基础。 后者,才真的让韩凌动容。 都知道宋到是天才,无论音乐还是文学,亦或是书法,都是那样的令人惊艳。 然而只有真正见识到宋到那可怕的学习速度,才能更加具象化的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天才。 最初她和张导、方泽熙,以及“树妖姥姥”董雨跟燕赤霞的的扮演者伍泰华一起探讨剧情时。 那边电影学院请过来的两个资深教授就在一旁教宋到各种东西。 然后偶尔,方泽熙也会过去,以“实战派”的身份,跟宋到进行交流。 往往这种时候,他们也都会在一旁很认真地听着。 那段时间,宋到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其实就都挺一般的。 她当时还在心里想着:终究还是有宋老师不太擅长的事情呀! 这并未降低宋到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反倒感觉更喜欢,也更崇拜了。 如果宋到真的任何领域都没死角,那种完美到近乎虚假的状态,是会生出强烈距离感的。 别人她不清楚,反正她不喜欢。 结果,宋到很快用事实证明,她喜不喜欢,一点都不重要。 先是各种理论知识。 韩凌见识到了什么叫真正意义上的……过目不忘! 老师只需要讲一遍,他就记住了。 这种变态的记忆能力,简直就像她之前看过的一档名为“最强大脑”的节目。 有种感觉:如果宋老师去参加那个节目,跟那些妖孽和变态同台竞技,未必会输! 甚至有可能拿到最后的总冠军。 更过分的是,宋到不仅是记忆力超群那么简单,他的理解能力也让人望尘莫及。 两个电影学院的资深老教授原本估计也没有多么看好这个才华横溢的娱乐圈新贵。 不看好不是看不上。 而是觉得人终究不是神。 再怎么有才华,也会有短板。 肯来,一方面是钱给的足够到位,另一方面也是跟张导的私交以及对宋到这年轻人好奇。 所以人家教得很认真,一板一眼,丝毫不马虎。 然后。 仅仅过了一天。 两个人就几乎把宋到当成亲传弟子一样看待。 教的,也不单单是那些书本上的东西。 他们之所以被称为资深教授,绝不是只会纸上谈兵,演技方面,也是真的强! 也就是年纪大了,受不了拍戏的折腾,几乎不接戏,年轻那会儿,同样是无数人心目中的神级老戏骨。 所以他们开始教宋到演戏。 而宋到就像是一块巨大的吸水海绵,甭管两人教什么,都会完完全全吸收进去。 转头“释放”出来的,是让张导惊喜,让所有人震惊的……演技! 韩凌甚至有种感觉,如今的宋老师,就算去人艺演话剧,都应该够格了! 也是那一刻,她甚至有点“灰心”。 这男人,真的就是完美的! 他太厉害了! 对宋到来说,也同样感到惊喜。 终于有点理解了,为什么不止一人,说他天生应该就是吃演员这饭碗的。 不过很快,他也想明白了。 第(1/3)页